月饼怪象多监管要跟上

2017-09-20 14:46:08   来源:

  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公布gb/t19855-2015《月饼》国家标准。新国标对于月饼中馅料含量、配料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记者日前走访市场发现,不少月饼产品仍存在用料不足、违规标注,甚至违规添加药用成分等。此外,部分内地品牌还山寨“港澳”产品,朋友圈热销的“私房月饼”多为三无产品等。(9月19日《新京报》)

  据记者采访,当下月饼市场存在的乱象主要有,鲍鱼月饼含量不足、果味月饼普遍不含水果、“养生月饼”违规添加中药、“港澳月饼”实为内地造、私房月饼多为三无产品等。可以说,这样乱象的存在,不仅让月饼市场食品安全隐患丛生,而且一些名不副实的月饼也是在蒙骗消费者,有违市场诚信。这些问题月饼,虽不至于吃坏人,但终归是“怪胎”,需要“根治”。

  祛除月饼市场乱象,生产和经营者是第一道防护层,于这些商家而言,应该懂得并遵守食品生产经营规矩。比如,不是在食材上偷工减料,就是做虚假宣传下功夫,甚至擅自研发未经批准的保健类月饼,虽说能够引人注意,争相购买,但是破坏了生产经营规矩,就难免问题丛生,一旦消费者食用不合格月饼,不只是消费者遭殃,对商家而言也难逃法律制裁。

  第二,需要相关部门不遗余力的监管与精准打击。一方面要加强传统月饼市场和经营的监管;另一方面也须根据执法新形态转变监管思维和方式,比如“私房月饼”的出现,绝大多数都是名副其实的“三无月饼”,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不仅要做好消费知识警示,更应不遗余力将其纳入监管之列,以避免月饼伤人事件的发生。

  第三,于消费者而言,月饼作为以棕色时令食品,无论是买来自己食用,还是赠予他人,在购买时,一则不贪图价格,切忌以价格的高低作为衡量月饼质量的唯一标准;二则坚持理性消费,切忌被商家的噱头和虚假宣传蒙蔽;三则买到问题月饼,切忌因为钱少就不了了之,而应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这也是维护月饼市场良好发展的外在约束力量。

  再者,《月饼》新国标对各类月饼中的主要馅料成分含量有明确规定,以及《食品安全法》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均对食品生产及安全经营提出了“硬规矩”。监管和执法部门唯有将法律法规的威力发挥出来,才能震慑不法分子。因此,加大依法执法力度,是净化月饼市场的必要保障。

  总之,月饼市场虽说是季节性的繁荣,但对其生产、销售依旧不能放任不管。同时,对于一些中秋过后的剩余月饼,也不能放松监管,以避免其成为食品安全一大隐患。无论是厂家回收,还是当做福利发给员工,这些月饼均应实现物尽其所,或甚可以倒查源头,以实现月饼市场的“全程”监管。惟其此,中秋吃月饼才能开心、放心。(作者: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