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丁玎出身行伍,更是一位优秀的中共党员。因向往张翰“鲈鱼堪脍”的雅致,故效仿之,由原先政府经济工作的部门负责人,转身成了一位真正的觅食者。所谓觅食者,与传统意义的美食家不同,他既不会只呆在厨房专研厨艺,也不同于只出入馆子品尝现成的美味佳肴的所谓美食达人,为了寻找到真正的顶级食材,他可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探寻少数民族地区、深山老林,满怀诚意寻觅散落在民间的顶级食材或是民间特色的私房配方。

一直以来,丁玎都倡导着“应季而生,随节而食”,他认为,中国是农耕文明古国,节气历法的修订是古人对应五谷农时总结出的智慧,也是对天地自然的遵循和敬畏。而食节——“应季而生,随节而食”,同样表达了这份遵循和敬畏。丁玎将这个理念通过公众号《食节》进行广泛传播,并成立自己的美食传播平台,收获了一批忠实的拥趸,另外,通过长达2年之久的跟拍取镜完成的同名纪录片《食节》,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不日将在各媒体平台播放。

“实践出真知”。在跋山涉水寻找各地顶尖食材的过程中,他收获了许多“珍贵”的知识点。比如他会告诉你,在卫星地图上显示遍布沙漠、戈壁的不毛之地的南疆,其实有天山山脉雪融水汇流而成的两千多条河流灌溉着物产;他还知道长白山原始森林中的人参仅仅靠着一块黑色幔布的围挡,就能防止野猪的侵犯,只因为黑色是野猪最害怕的颜色;全世界的猕猴桃原生种几乎全部出自中华长江流域两岸,能够种出红心猕猴桃的唯独只有川中腹地紫色沙质区……而这些有关美味食材的知识点,无疑也将成为现代都市人的难得的“精神营养”。

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味蕾盘玩美味,丁玎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行走的吃货”,游历各地、遍访珍馐,将食材产地结合风土人情展示给大家。将如果说当年的《舌尖》系列栏目已经颇有如此“食旅”的雏形了,那丁玎无疑是真正将美食文化与寻觅之旅结合并且亲自践行的中国第一人。他将携带“食节”,向大众展示了中国人的饮食经验、味觉审美、东方生活智慧与价值观,为我们打开一个不一样的美食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