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芝麻油之后,黄原胶也遭"毒手"

2021-12-01 00:00:00   来源:sjgle

   环氧乙烷这种高效的杀菌剂在食品行业似乎已经成了"过街老鼠",继在欧盟地区"荼毒"芝麻油后,需求高涨的黄原胶也难逃厄运。
 
  了解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EO)为一种最简单的环醚,属于杂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石化产品。早在1936年人们就发现了环氧乙烷(化学式C2H4O)的灭菌作用,随后被逐渐应用于诸多领域。
 
  环氧乙烷在低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为无色带有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体的蒸汽压高,30℃时可达141kPa,这种高蒸汽压决定了环氧乙烷熏蒸消毒时穿透力较强,是继甲醛之后出现的第2代化学消毒剂,至今仍为最好的冷消毒剂之一,也是目前四大低温灭菌技术(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甲醛蒸汽、环氧乙烷、戊二醛)重要的一员。鉴于环氧乙烷高效的杀菌作用,其被迅速应用于医疗器械、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各种织物、电子设备及食品等众多领域。
 
  环氧乙烷的优势非常突出:
 
  1、可用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物品的灭菌;
 
  2、可在常温下就可以对芽孢、结核杆菌、病毒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形成强效的杀灭作用;
 
  3、可以在环境中做到无死角杀菌,而且可对结构复杂、不耐高温的特殊产品进行灭菌;
 
  4、由于环氧乙烷杀灭微生物是利用烷基化原理而非氧化过程,对目标产品的影响较小,相比于仅适合环境和表面杀菌的臭氧,环氧乙烷对产品更加友好;
 
  但美中不足的是,环氧乙烷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具有生物毒性,动物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约为每公斤体重72~270毫克,属于中等毒性。同时,环氧乙烷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环氧乙烷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2、环氧乙烷虽然在空气中不稳定,其残留量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其残留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其分解产物2-氯乙醇的性质非常稳定。因此,在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时进行解析是必要的控制措施。
 
  污染事件梳理
 
  2020年9月,比利时率先发布了印度产的芝麻原料环氧乙烷的预警信息,随后便迅速波及了以芝麻为原料的众多食品,比如芝麻油、芝麻酱、糕点等产品。
 
  有统计数据显示,从2020年9月到2021年5月期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通报了509批次环氧乙烷超标的预警事件,其中以芝麻为首的"坚果、坚果制品、种子"类别产品高达352例。环氧乙烷超标风波在全球范围内还在不断扩大,涉及产品也由芝麻产品扩大到食品补充剂、饮品等,许多大品牌也难以幸免。
 
  比如由Froneri公司生产的Nestlé(雀巢)、Milka(妙卡)、Toblerone、Nuii、Oreo、Princesa、La Lechera 及 Smarties品牌旗下至少46 种冰淇淋,由于含有可能致癌的环氧乙烷而被召回;而农心集团出口至德国的海鲜汤面中,也被检出环氧乙烷残留超标,最高超过欧盟标准值的148倍。
 
  我国食品行业虽未对环氧乙烷的残留量作限制,却是禁止使用环氧乙烷的,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食品环氧乙烷超标的风险,在这一点上,进口食品真的没那么香。
 
  黄原胶深受其害
 
  2021年8月17日,意大利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本国出口的黄原胶环氧乙烷超标。随后,RASFF又相继通报了多批次我国出口的黄原胶中环氧乙烷超标。
 
  要知道,黄原胶这种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一旦不合规,必然引起下游众多食品的不合格。比如,此前意大利使用的刺槐豆胶因环氧乙烷超标,而导致Orasi、Wow Zero等多个品牌产品被紧急预警。
 
  需要注意的是,黄原胶中环氧乙烷的出现概率非常低,之所以会在欧盟栽跟头,归根结底是法规要求的不同。环氧乙烷在杀菌过程中与氯反应后可产生2-氯乙醇,它是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其在环境中也有存在,这也意味着很多食品中会出现2-氯乙醇。
 
  目前,大多数国家没有对食品中环氧乙烷和2-氯乙醇进行限量要求,少数地区的设置也是分开进行的。比如,美国规定香辛料、甘草类产品中环氧乙烷限量为7mg/kg,2-氯乙醇限量为940mg/kg。而欧盟规定环氧乙烷与2-氯乙醇之和以环氧乙烷计,其限量仅为0.02-0.1mg/kg,从而会导致很多产品在欧盟被划定为不合格。
 
  由此看来,黄原胶在欧盟的壁垒的确很高,我国作为黄原胶的主要生产基地,应该对黄原胶的质量控制作出针对性的举措,特别是对出口企业大有裨益,既能持续提高欧盟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还能尽可能的规避合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