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很多人吃薏米是为了祛湿,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如果把脾胃伤了,反而更容易生湿。咱们身体产生的湿气,就好比是身体的垃圾,脾负责打扫,如果把脾伤着了,身体就会堆积垃圾,湿气也会越来越重。
想除湿,最根本的是恢复脾胃功能,可考虑服用附子理中丸或附子理中汤。
服用附子理中丸容易产生燥热的情况,可配合金匮肾气丸温补津液。
附子理中汤原方中可加入生地、当归等补津液的药。
菊花
很多人一上火,就想到菊花茶。殊不知,菊花寒凉,只会让体寒的人更遭殃。。。

但是为什么会上火呢?为什么这个“火”这么顽固,总是春风吹又生呢?
举个例子: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占领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被迫转移到了山林间。只有把敌人消灭,我们才能回到自己的家园。
我们“上火”也是这个道理,根源在于体内的寒太重了,把热排斥在外,而火的性质是“上炎”,往上走,因此各种“上火”症状也就出现了。
另外,津液不足,就会产生郁热,也容易“上火”。
补津液的妙招——四物汤合四逆汤
参考剂量:当归60g 生地90g 川芎60g 白芍60g 附子30g 干姜60g 炙甘草30g
四物汤能够补血,补津液,但是需要脾胃功能足够好才能运化开,所以小剂量四逆汤振奋脾胃功能。
中医对体寒的认识
《伤寒论》中指出:“无热恶寒,发于阴“。很多女性朋友,平时怕冷,手脚冰灵,这些都是阴经病,治疗中一定要用附子。
伤寒论中,生附子与干姜配伍,能入里,解决里证。
因此平时可以坚持服用四逆汤,尤其是在夏季,冬病夏治,驱寒外出。
推荐经方——四逆汤
四逆汤原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
参考剂量:附子15g 干姜24g 炙甘草30g
一定要注意的是,四逆汤侧重恢复身体整体机能,现代人津液水平偏低,一定要在专业经方医师的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