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之旅——未知的行程 域外美食每刻

2015-02-26 20:28:00   来源:食品中国

2014年4月16日,经过三天的跋涉,芦笛和王瑞雪由北京一路赶到了大同。来不及欣赏风景,也没有时间感叹这几天的艰辛,因为相对于近十万公里的路程和一年的行程,这三天只是亚欧非环球之旅的第一步。然而正是这第一步,在芦笛的眼中,成了整个旅行中可能遇到困难的一个缩影,因为一路上,天灾、人祸、意外接踵而至。“它考验着我们旅行的意志,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信念”芦笛说,“因为很多人期待着骑行的潇洒和沿路的赏心悦目,但是遭遇和克服困难才是旅行的意义所在,毕竟我们不是旅游”。

面对镜头 芦笛和王瑞雪秀出了自信和坚定

如果将旅游和旅行进行比较的话,它们之间唯一相同的就是已知的路线,旅行面对更多的是未知,而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正如芦笛在自己的空间所言:4月16日,大同,出发才三天,第一天:迷路,摔车;第二天:下雨,废区;第三天:发烧,大姨妈……环游世界,每天都是新的体验。这里下雨的天灾,发烧、大姨妈的人祸,摔车、迷路、入住废区的意外,颠覆了很多人,尤其是专业驴友之外的业余人士对旅行的认识,他们一些浪漫的想象被这些冷酷的现实击的粉碎。而说走就走的旅行,其背后是有成熟的心智、丰富的经验、坚定的意志做支撑的,没有这些心理和实践上的积淀,旅行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一路上的风光和各种奇遇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芦笛说,“也就是说大家更在意旅行中的结果,而过程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是电视剧中插播的广告,只不过加深了人们对结果的期待而已”。

为了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旅行,芦笛和王瑞雪在出发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们携带了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样有助于他们实时更新自己的状态,以便于人们能够全天候的关注他们的旅行。此外他们准备了两部单反相机,沿途的风景、身边的囧事都会被镜头定格,粘贴在网络世界。为避免这种定期的状态更新给人空洞乏味的印象,芦笛每隔一段时间会写一些旅行记事之类的文字,选取骑行中或惊心动魄或妙趣横生的片段加以整理,力求给读者一个第一视角之下的真实旅程。“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关注的重点集中在我和瑞雪身上”芦笛说,“大家应该关注旅行本身,作为旅行的实践者,我们也只是旅行的一部分”。

谁在路上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路上,而一路上不只有观花赏月的闲适,更有跋山涉水的艰辛。旅行者远离都市和故土,踏上骑行之旅,他们要实现的是内心的诉求,他们要找寻的是被城市和浮华所湮灭的自我和自然。对此我们不宜做过分的解读,这种诉求和找寻的实现,就是在旅行中去经历和见证外面的世界,通过亲身的接触和交流达成的。但我们也绝不能将旅行简单化,一段旅行的意义可以是深刻有内涵的,也可以是肤浅的走马观花。而深刻和肤浅之别就在于大家关注的是“行者”内心的“旅行”,还是旅行中的山山水水。“我们总要在旅行中透视或者收获一些什么”芦笛说,“至于这些东西是精神层面的还是技术层面的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已经在路上,不管它是什么都将成为我们旅行中的一部分”。

芦笛和王瑞雪的部分旅行装备

我们来看一下芦笛到达大同前的网络日志:今早虽然没风,但是下着雨,气温也接近零度,我们却不得不继续赶路,出发这两天的行程比预想慢得多,团队还在磨合,还有我们自身…。昨晚狂风夹着小雨,我们不得已在天黑之前找了个无人的废区住了一晚,一早四点多冻醒,五点多出发,就要到大同了,我们北京出发的前后俩车,时速90左右,国道运煤大车特别多,全靠欧讯手台对讲前后照应……早饭时间,先做休息~

这样写实的日志透出了旅途中的寒气,如果我们将此情景还原成画面,然后将其同下面这张出发前小聚的图片进行对比,我们就会更加强烈的感受到本次环球旅行意味着什么,也能深刻体会本次旅行的意义。聚会上充斥着祝福和壮志满怀,也有着对前途的憧憬,因为对这些经历过旅行的人来说,他们更清楚这一别的意味。

出发前的小聚充满温馨与激情 这和旅途中的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旅行不只有想象中的浪漫,还有面对艰辛的“不懈”和“不屑”,那份面对困难的坚持和自信本身就是这次旅行的意义之一。路途中的艰辛也许是“主旋律”,也许是“协奏”之外的“插曲”,无论是什么,“行者”都会把它们作为旅途的主题歌,一路高歌猛进。没有艰辛无所谓旅行,没有美景会大煞风情,车轮碾过已知的路线,双眼见证未知的行程,此刻没有后方,一路轰鸣,车轮卷起沙尘,道路深处,几个身影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