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茶产业发展:梵净春来早 又闻茶飘香

2016-04-05 09:48:52   来源:贵州日报

  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大同茶场,茶农正抓紧采摘“明前茶”。

  “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正如清人周顺侗的诗中所描述,农历二三月,是茶农最忙碌的时节。

  清明节前,记者深入我省茶叶主产区之一的梵净山区域,走茶村,访茶农,看茶景,问茶市,悟茶道。在缕缕茶香中,品味铜仁茶产业发展的涩与甜;在苍翠茶海中,透视黔茶出山的自信与豪迈。

  茶·市 梵净有好茶 香飘海内外

  三月,春意萌动。经过一个冬天的蕴积,梵净山区域的茶园吐露新绿。轻轻采摘嫩芽,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烘炒,上好绿茶制成。取一小撮冲泡,茶香沁心。

  梵净茶香,引来茶客无数。

  “生产的上千斤翠峰茶,早已销售一空。”在梵净山西麓,印江自治县紫薇镇团龙茶场的“少当家”柴华最近忙得团团转。3月31日,他又购置设备新增了一条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

  在梵净山东麓的松桃自治县正大乡,苗王茶业的老总叶晓青的手机成了销售热线。“每天能接到几十个购茶电话,大多是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客人。”说话间,又来一个电话:订购明前茶30斤,钱打卡上,货送铜仁。

  梵净山所在的铜仁市,是我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全市有石阡、印江、松桃、江口、思南、德江、沿河等7个县产茶,总面积达160万亩,规模居全省第二。

  眼下,春茶纷纷上市,铜仁各地茶市兴旺,交易繁忙。受倒春寒影响,新茶上市略为推迟。但这丝毫未影响春茶的紧俏。市场价500元至千元不等,供不应求。

  据该市茶办相关人士估计,今年全市预计实现春茶产量3.2万多吨,总产值44亿余元。

  业内人士称,梵净山茶走俏,得益于良好品质,也离不开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

  铜仁气候独特,生态良好,种茶历史久远。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盛赞思州茶“其味极佳”。

  近年来,铜仁大力发展茶产业。目前,累计认证无公害茶区81.71万亩,投产茶园83万亩。有各类茶叶加工企业492家,其中规模茶企55家,开发有绿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等多个品种。

  多年前,梵净山茶品牌不响,不少茶青被外地茶商收购,加工包装后冠以其他品牌高价销售,铜仁陷入为他人作嫁衣的尴尬境地。

  近年来,铜仁市聚指成拳,集中力量打造“梵净山茶”全市公共品牌和“石阡苔茶”地方特色品牌,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极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2015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梵净山茶”品牌价值达11亿元。

  藏于深闺多年的“梵净山茶”大举出山。在全省率先进驻北京马连道茶城,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济南、郑州等城市建立直销窗口,在省内外开设“梵净山茶”专营店269家。

  “我们已在北京、上海和山东开设专卖店,去年单是山东一个专卖店就销售300万元。”思南晨曦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彬译说。

  铜仁市农委副主任马芝新告诉记者,目前有8家茶企入驻北京马连道茶市,26家茶企入驻贵阳梵净山茶城。

  宣传推介茶品牌,铜仁不遗余力。去年组织企业参加北上广深等大型城市举办的茶博会活动12次。在高速公路、机场设置大型广告牌,“梵净山茶”登上贵阳公交车身。石阡县买断两对沪昆高铁列车广告,冠名石阡号,滚动宣传石阡苔茶。

  梵净山茶,线上线下销售两旺。全市有128家茶企与贵茶集团、湖北、福建、广西等地茶企签订销售合同。建立“梵净山茶”电商平台,51家茶企入驻,打造“茶叶淘宝村”。

  梵净山茶还走向海外市场,去年出口茶叶5342.5吨,创产值1.03亿元。

  马芝新表示,将充分用好“梵净山茶”这张名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响,将梵净山茶打造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公共品牌。

  茶·道 团龙出贡茶 文化传千年

  三月的团龙村,桃花带雨,绿柳含烟,溪流潺潺,好一处世外桃源。馥郁茶香弥漫在古老茶村,将人心深处的那一缕情丝牵引,向你诉说着古老茶村里的那些古朴情怀。

  自古名山出好茶。地处梵净山西麓的印江自治县紫薇镇团龙村,素以“梵净山团龙贡茶”而闻名。

  村里的老人说,团龙贡茶的传说已逾千年,团龙人“以茶代赋”直至民国年间。因此,茶向来就被村里人视为珍宝,自古便家家种茶,人人喝茶。

  据史书记载,大明万历年间,团龙贡茶被思州土司当作上乘方物献于皇家。

  在团龙村后的山上,村民带记者找到了一颗老茶树,茶叶呈紫色,与如今的新品种在色泽上存在较大差异。据说,这颗茶树至少存活三百年,名为“紫芽”,当地人称“紫茶王”。

  而在紫茶王隔溪相望的另一面山上,还有一棵有六百余年历史的“茶树王”。有关专家认定,这棵茶树王为中国定植绿茶树中树龄最长、保留最好、杆径最大的一棵。

  千年的变迁,村民种茶的传统却始终没变。茶,依然是团龙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目前村里有上千亩茶园,每年茶产业总收入就有五六百万元。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一年之茶在于清明前后,此时所采翠芽,品质最佳。”正在地里摘茶的卢玉兰对记者说,采茶也有讲究,不能用指甲掐,得用手指小心地抽拔。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在梵净山团龙茶场负责人柴华家中,热情的主人给我们泡开了一壶刚炒出来的新茶,颗颗饱满的茶粒如花瓣盛开于清水间,一缕幽香瞬间飘入鼻中。

  “目前春茶上市,每天都有几十斤的订单,市场供不应求。”柴华说,“茶叶生长环境好,茶青质量高是我们的优势,向来不愁销路。”

  梵净山团龙茶场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是由该村茶业世家发展起来的民营茶场。走进茶场,茶香扑鼻而来,柴宏武和工人正在加工厂房里忙碌着。

  柴华负责市场,他的父亲柴宏武则负责生产。柴宏武是村里有名的制茶高手,他单凭看颜色、闻香味,便能分辨出茶青的优劣和生产加工的火候,经他手产出的茶叶,香味浓郁,色泽上乘,品味独具。

  “传统的贡茶制作工艺讲究‘三冷三热’,茶青摊凉、锅炒、再摊凉,如此反复循环三次。”柴洪武说,如今他们的茶叶在加工制作上,仍保留了贡茶制作工艺,并与现代制茶工艺相结合,因而茶叶品质更优。

  在团龙村,至今仍然有部分村民在加工手工茶。手工炒茶被称作是“火中取宝”,虽然有些原始,但却是该村茶叶文化的魅力所在。

  “每天手都要在七八十度高温的锅里挥舞,一个时节下来手上全是老茧。”对于王老钗来说,手工制茶,不仅是一家人生计所需,更是他一辈子钟情的事业。

  在王老钗家中,我们看到她单凭一口锅,只靠一双手,却在锅中挥舞出满屋子醉人的清香。这一缕缕清香,正是茶农世世代代引以为傲的贡茶文化。

  茶·人 种茶创新业 荒坡变金山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万家山上时,62岁的周兴凤老人,就吆喝上几个同伴,提着竹篮走进房子后面那片翠绿宁静的茶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早上7点就来采茶了,一天能采三四斤翠芽。”周兴凤家中4口人常年在茶园工作,她一个人每年就有两万元收入,家庭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周兴凤家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来源于这一片壮美的茶园。而说起茶园,还得从8年前山上来的一群种茶人说起。

  2008年,思南县正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当时有7个人率先来到万家山,流转土地,带领群众开荒种茶。他们中有退伍军人,有下岗工人,也有返乡农民工,许大芬就是其中的一员。

  当时,许大芬在思南县城经营了一家宾馆,还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每年也有数十万元的收入。“当时决定转型种茶,一是看到县里在下大力气发展茶业,另一方面是觉得做农业才是长久之计,还能带动一方乡亲致富。”许大芬说。

  经过考察调研,许大芬等人决定把茶叶基地选在县城西郊的万家山上,并组建了晨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从此,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了茶叶基地建设上。

  “这里以前由于缺水,村民大多数选择外出务工,因此大量土地被撂荒,尽是荒坡、乱石地。”许大芬说,“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三个难题,进山的路不通,山上没有水,而且电也不通。”

  在晨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办公室,袁彬译拿出手机,翻出了茶园建成之前的照片。照片上,满山是荒草,地里到处是乱石,让人难以把今昔之景联系在一起。

  袁彬译是一名退伍军人,年仅26岁的他如今已是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告诉记者,茶叶基地建设之初,合作社的几名成员一边修公路、建水池等,同时还组织群众清理地里的乱石,工作量巨大。

  “但最大的难题还是如何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伤残退伍军人王明礼是晨曦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最初上山种茶的7名成员之一。他说,当时茶还是新产业,群众看不到效益,不太支持。在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开群众会,挨家挨户动员,终于让群众看到了他们发展的决心。

  “做茶产业,开始的几年最艰难,只是往里面投钱,短期内却难见效益,压力巨大。”许大芬说,但是没有退路,必须坚持下去。

  如今,昔日荒山成了金山银山,变成了风光优美的茶海景区,这一群种茶人不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带富了一方百姓。

  目前,晨曦专业合作社生态茶园基地面积达到4000多亩,社员发展到了160多人,带动周边村寨上千人就业。许多群众还成了流转土地收租金、务工拿工资、入股分红的“三金农民”。据介绍,位于园区内的村民年收入超过8000元。

  这里还成了农旅结合示范点,每到周末,赏茶品茗的游客便蜂拥而来。合作社从去年开始办起了农家乐。“今年还在茶园里种植大量樱花,明年这个时候除了能感受茶园风光,还能赏花看美景了。”袁彬译说。

  茶·村 茶叶变茶业 农舍变别墅

  清明节前,正是春茶采摘的关键时节,走进石阡县龙塘镇大屯,茶园满眼的“绿”,上千亩的茶园尽吐芳菲,农户们正抓紧采摘,春天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杨福翠说:“现在只要到茶园来,就不愁找不到钱。”

  过去,生活在大屯村的多数村民住着破瓦房,走着泥巴路,祖祖辈辈几代人都是守着荒山过苦日子。

  短短几年间,大屯村有了通村、通组公路,有了错落有致的小洋房,整个村寨在群山环抱中绿意盎然,似乎一幅山水田园画让人向往。

  是什么改变着村庄贫困落后的面貌?这得从“茶”字说起。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屯人就与茶有着不解的情缘,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就有种茶、制茶、喝茶的历史,可是零星的传统种植并没有改变大屯人的生活。

  多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为改变大屯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该村发展茶产业具有很大潜力和优势。

  可是发展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容易,村民认为种茶没“钱途”。村支书周绍军成了勇挑重担的第一人。

  “作为村支书,如果我都不带头搞产业,不带头在家乡发展,我想我们就会一直落后下去。当村支书就是要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周绍军说。

  周绍军以前在广东从事建筑业,在村里也算个名人,当听说政府要引导村民在村里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好消息后,他毅然回乡,带头搞起了茶产业,并被选为村支书。

  周绍军流转了400多亩土地,种上了茶,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茶叶加工厂。短短几年的辛勤付出,现在周绍军的年收入可实现百万元。

  有了示范带动,有了发展产业的叠加优惠政策,点燃乡亲们发展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于是,土地流转、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现代化等时髦热词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从2009年起,短短7年时间,大屯村3000多人有90%以上的人家靠茶为生,种茶、采茶、制茶、卖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茶的情谊越来越深。

  有茶产业为依托,大屯村人均收入达到8000多元,是7年前的4倍多。因为有了茶,大多数村民盖上了新房子,买了小轿车,过上了富足生活。“农家草舍变别墅,出门香车替脚步”,富裕起来的村民这样描绘现在的生活。

  “茶”在大屯人的心里分量越来越重,与这里的农户告别贫困实现了有效“嫁接”。现在,大屯村的茶产业一头连着企业、合作社、一头连着种植户;一头连着村民、一头连着市场,正生动地演绎着农业产业化的“接二连三”。

  茶·景 茶香伴美景 客到茶园来

  阳春三月,松桃正大现代茶产业示范园内茶香四溢,景色迷人,游人如织。不少女性游客化身采茶姑娘游乐于茶海之中,采茶、赏茶,怡然自得。

  “这里成片的茶树景观真是太漂亮了,如果可以的话我还希望能够体验采茶、炒茶、泡茶等,最好是有个品茶师傅教我茶艺。”来自湖南吉首的姑娘滕洁兴奋地说,她本来是随团来茶园附近的苗王城旅游,看到万亩茶海后感觉很兴奋,便约上友人一起过来亲近自然。

  正大乡地处松桃东部,土地肥沃,气候清爽,该乡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为平台,采取“公司 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目前,园区茶叶种植面积达2.1万亩,先后引进茶叶加工厂10家,已形成集“种植、加工、品牌创建”于一体的产销模式。

  “‘万亩茶海’附近,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苗王城,有着丰富的游客资源,目前我们正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正大乡副乡长侯彦双说。

  据介绍,为推动正大农旅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正大以万亩茶海为基础,在园区内打造了“茶圣”观光亭、烽火台、北斗七星亭等一系列开放式景点,并建成观光步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已初步形成“景中有园、园中有景”的发展格局。

  同时,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在园区附近倾力打造了“瓦窑花鼓”、“上刀山、下火海”等一批民族民间绝艺表演,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数据显示,2015年,正大园区接待旅客人数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00万元,同比增长26.1%。

  “我们将在茶园与附近森林之间打造木屋酒店,让游客体验茶禅文化;并将把闲置厂房改为文化体验中心,让游客体验炒茶、泡茶、制作茶壶和学习茶艺;同时,还将在茶园中间打造帐篷酒店和建设栈道,让游客更加亲近自然。”贵州梵净山茶业集团总经理彭其祥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规划3000亩茶叶基地来打造旅游产业。

  “苗王城一年的游客量达50万人,所以我们在游客量上并不担心,只要我们能将游客吸引过来,相信我们的旅游产业会越做越好。”彭其祥充满信心地说。